首页 > 生活 > 内容

教育部新规要求小学五年级起学习青春期发育知识(2)

2019-05-30 09:28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默克

“人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每个人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开始的,一个受精卵细胞如何发育成胚胎?胚胎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长大成为人形?”随着老师的问题提出,学生胸前挂着重达十多斤的书包,挨个儿从一个长4米、高2米、宽2米的“生命通道”穿过,在通道内,近百只长20厘米左右的红色蝌蚪状精子模型悬挂在上部,4米高的模拟巨型子宫、卵巢、输卵管一应俱全。

这是郑州中学近日在郑州市科技馆生命科学展区上的一节生物课。老师要求学生在书包里放上重达十多斤的多本字典,挂在胸前,从“基因之门”穿过,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历程的同时,了解人形成的过程。

据了解,针对如何向青少年讲“性”这一难题,2007年2月,郑州市科技馆推出了生命科学展区,展区内的“基因之门”由子宫、性爱剖面雕塑模型、一至十月不同大小的胚胎标本等组成。“推出这一展区的目的就是想将家长羞于启齿告诉孩子的问题,通过展板、照片、音像等资料,从遗传和发育、人生之旅、旅途终点、无尽的生命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郑州市科技馆科技活动部唐观红部长说。

生命科学展区推出之后,一些市民认为生命科学展区过于超前,一些不健康的性爱雕塑未必会对青少年起到积极作用。但即便如此,在一片争论声中,一些中学仍旧将生物课中的性教育课程开到了科技馆的生命科学展区,课程的开设获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郑州中学生物老师余洁说,从上学期起,学校逐步带各年级学生到这里上生物课,并让学生体验怀孕过程,体验过程接近3个小时,学生会感受到身体极不方便,也由此了解母亲孕育生命的过程。这是一节由生理课延伸的感恩教育课,课后家长反映不错。“并没有出现成年人担心的因为展品赤裸裸而使学生不好意思上课的现象。”

尽管这样的课程效果不错,由于交通等多种因素,并不是所有年级的这门课都能和科技馆相结合。唐观红说,如今到科技馆来上生理课的都是中学生,还没有小学组织学生到生命科学展区上过相关课程。

【说法】孩子接受“性教育”很坦然

“传统的教育方式,早已跟不上孩子们成长的脚步了。”一位中学老师说,在高中,学生们似乎对早恋相当认同。“他们对这种情况习以为常,而且互相包庇,老师如果追究起来,找人作证,没有一个学生会站出来。”

除此之外,学校还发现有些男生会在宿舍楼里拿着望远镜偷看女生在宿舍里换衣服或是搭衣服。这位老师说,这种行为是生理变化引起的心理变化,对异性好奇是正常的,但如果此时老师或家长用不正确的方式来批评,往往会产生负面效果。

而目前,老师在课堂上讲“性”时还采取保守态度,仍然遮遮掩掩,但孩子们却大方得多,他们甚至觉得老师讲的不如自己了解的多。有些孩子甚至自己站到讲台上给同学讲起了性知识。

常受邀到郑州市各类学校进行青春期性教育知识讲座的河南省性教育促进会会长何峰总结说,目前从幼儿园到高校的接受程度仍旧是喜忧参半:有些学校愿意更早让学生获取相关知识,而有些学校则仍是谈性色变。

他说,他曾受邀到郑州市区一所小学上课,刚将子宫剖面图挂到黑板上,校长马上出来制止。学校不敢为学生讲这些看起来相当敏感的内容,担心家长有意见。而事实上,学生并非如老师和家长想象的什么也不懂。

他在为另一所小学上课时,有五年级的小学生问“双胞胎是怎么形成的”,马上就有六年级的小学生准确回答了这个问题。

“需要改变的不仅是学生所学的内容,最关键的是教师和家长的观念。”他说,从如今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来看,小学五年级开设性教育课程也嫌过晚。有的小学生在四年级就有月经,到了六年级,三分之一的女生都会来初潮。女生的生理发育往往比男生早,心理与行为也会发生变化,同时,男生则会因不解而产生好奇甚至进行窥探。双方逐步会进入朦胧感情期,这其实源于一种本能的性心理。而如果老师和家长没有相关的知识,不懂得如何在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就可能使学生的性格、心理等各方面发生明显变化,不利于成长。“学校越早将青春期性知识正确地教给学生,对学生的发展越有利。”

相关链接

国外青春期性教育如何开展?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