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两性 > 内容

会做川菜的英国人扶霞:我要当中国美食的“传

2019-03-08 13:16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阿狸

国际饭店的西饼屋是上海最火爆的西点店之一,哪怕在工作日也能排起长队。这家的蝴蝶酥更是一绝,是传说中全上海最好吃的。而这当然不会逃过扶霞·邓洛普(Fuchsia Dunlop)的眼睛。当记者敲开她位于国际饭店四楼的客房门时,果不其然看到她桌上放着一袋刚拆封的蝴蝶酥。“我去买的时候排队的人还不多。”她笑得有些得意。
“这次来上海,你都吃了什么?”采访自然从这个话题开始。

会做川菜的英国人扶霞:我要当中国美食的“传

扶霞 本文图片由上海译文出版社供图
一谈到吃,扶霞的眼睛就亮了:“我昨天吃了蟹粉烩粉皮,好吃得不得了。我还吃了红烧狮子头和酒香草头,都蛮好吃的。”她说着微微仰了一下头,露出一个回味的表情。
成长于英国牛津、曾在剑桥大学读书、毕业后在伦敦工作的扶霞·邓洛普,心中一直埋藏着一个小小的梦想,那就是成为一名厨师,过上与美食相伴的生活。然而她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深埋心底几乎熄灭的梦想,竟被一个大洋彼岸的遥远国度重新点燃——1994年,对沉闷而疲惫的学术工作感到厌倦的她凭着一份英国文化委员会的奖学金来到中国,没有选择外国人扎堆的北京上海,而是稍显偏远闭塞的成都,她认为这能帮助她真正融入中国生活。中文很难学,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和隔阂也令她感到困难重重。然而扶霞惊喜地发现,“食在中国,味在四川”,在异乡成都,食物才是最通行的语言。于是她一头扎进美食的海洋,实现了自己“一生中最棒的际遇”。

会做川菜的英国人扶霞:我要当中国美食的“传

扶霞做的素麻婆豆腐
在菜场,在路边摊,在街头巷尾的苍蝇馆子,扶霞跟随味蕾的指引,开始了她舌尖上的“寻路中国”之旅。人们菜篮里的活禽和鲜鱼令她惊奇,豆瓣酱和花椒的香味令她沉醉,而毛肚和鸭肠这些西方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惊悚”食材,她也能大着胆子尝一尝。她在餐馆后厨观察着每道菜的刀法和火候,跟街边小贩软磨硬泡打探美食配方,记了一本又一本的美食笔记;甚至还去一所烹饪学校当了学徒,做出了美味程度不亚于本地同学的鱼香肉丝。从川菜出发,她逐渐开始认识到大气宏伟的鲁菜、娴雅精妙的淮扬菜、讲究极致新鲜的粤菜……而通过食物,扶霞开始了解中国各地人们的性情与观念,那琳琅餐点背后的纷繁文化也在她眼前缓缓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会做川菜的英国人扶霞:我要当中国美食的“传

扶霞做的毛血旺
研究中国烹饪与中国饮食文化逾二十载,扶霞·邓洛普成为了西方广受欢迎的美食作家。她的作品曾获多项大奖,包括四次赢得有“饮食世界奥斯卡”之称的詹姆斯·比尔德烹饪写作大奖(The James Beard Awards)。2018年7月,她的第三本书《鱼翅与花椒》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其对中国饮食文化和社会的独特观察和思考在中国读者中引起了热烈反响,而扶霞也作为“最懂中国菜的外国人”声名鹊起。近日,扶霞来到上海与读者见面,并接受了澎湃新闻的专访。如今已回到伦敦生活的扶霞每年依然会多次前来中国探寻美食。“我对中国所有菜系都感兴趣,中国的美食是我一辈子都学不完的,”她热切地表示,“我想让更多西方人尊重和欣赏中国的饮食文化,成为中国美食的‘传教士’。”

会做川菜的英国人扶霞:我要当中国美食的“传

《鱼翅与花椒》书影
在中国,她什么都敢吃
澎湃新闻:关于中国美食你写过很多书,而《鱼翅与花椒》作为你第一本译介到中国的著作,它有何特别之处?你希望传达给读者什么?
扶霞:我的书大部分都是菜谱,里面不但有菜的做法,也有菜的文化背景,一些典故,以及描写本地风俗习惯的内容。不过《鱼翅与花椒》并不以菜谱为主,对于中国文化和社会的描写更多。它记录了我在中国多年探索和研究饮食文化的经历,都是我在中国真实的经历和观点。美食就像我观察中国的一扇窗户,由此我能了解到中国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
因为我自己就是通过饮食研究来了解和喜欢上中国的,所以我希望《鱼翅和花椒》这本书能够让西方读者同样通过认识中国美食,加深对中国这个国家的了解。不过这本书对于中国读者又有另一种意义,虽然他们已经很了解本国的食物,但我作为外国人的观察角度是不太一样的,很多读者都告诉我,我注意到的一些事情是他们从未想到的。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