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两性 > 内容

传教士眼中的明代南京:比北京城大 是全国最好的城市

2019-06-13 03:34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默克

传教士眼中的明代南京:比北京城大 是全国最好的城市

外国使团笔下的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

曾德昭,原名奥伐罗·塞默多,葡萄牙传教士,是继利玛窦之后又一位通晓汉语的欧洲人。

1613年,曾德昭来到南京传教,在中国共待了20多年之久,跨越了明朝末期的万历、天启、崇祯三个时代。他曾于1636年返回欧洲,在旅途中完成了《大中国志》一书。

《大中国志》中,除了对我国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各地物产、文化和社会百态等许多方面做了比较透彻的介绍外,对科举考试也做了细致入微的描述,为我们提供了一幅晚明时期社会生活的全景图。当然,书中也有大量和南京有关的记载,弥足珍贵。

“南京是全国最好的城市”

曾德昭初到南京,像《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走进大观园一样,对身边的一切都感到非常好奇。他的观察十分仔细,甚至注意到很多普通南京人家里喜欢养花。

他对南京城的总体印象极好,他在书中写道:“它是全国最大最好的城市,优良的建筑,宽大的街道,风度优雅的百姓,以及丰富优良的种种物品。它有令人惊羡的游乐场所,境内人口众多,各处能遇到拥挤的人群,街道难以通行。此外,无数的宫殿、庙宇、楼塔以及桥梁,使城市显得非常壮丽。”

曾德昭虽然是葡萄牙人,对中国的方言也有一定的研究。他对南京话情有独钟:“它柔和而不生硬,如果说得完美,是极悦耳的。”

“北京城没有南京大”

当时,南京的地标建筑是大报恩寺琉璃塔。不过,外国人不识琉璃,都以为是瓷。曾德昭来到南京20年后,荷兰人尼霍夫在《尼霍夫游记》 中也说大报恩寺塔是一座“瓷塔”。

安徒生读过尼霍夫的书,以为那就是瓷塔,因此在童话《天国花园》中写道:“我(东风)刚从中国来,我在瓷塔周围跳了一阵舞,把所有的钟都弄得叮当叮当地响起来。”

曾德昭对大报恩寺琉璃塔也大为惊叹,称其可以与“古罗马最著名建筑”相提并论。

明代的南京城商业发达,市面繁华。曾德昭曾在“流往杭州的南京河的一个港湾”停留8天。有一次,他坐在岸边观景,半天工夫,“仅仅数数往上航行的船,就有三百艘。那么多的船都满载货物,便利旅客,简直是奇迹。船只都有顶篷,保持清洁。有的船饰以图画,看来是作为游乐之用的,不是运货的。”

南京地区物产丰富,“各种产品都很稀罕,超过其他地方的产品,如有人想把自己的货物卖个好价,就假称它产自南京,这样可用高价售出”。

曾德昭特别欣赏南京出产的贡米,他说,这种米“质量很好,用水煮熟,不食菜肴,也是美味食品”。

尽管那时明朝的都城早已不在南京,但南京仍是“全国的精华”,曾德昭甚至认为,“北京城没有南京大”。

不知“功名即财富”

曾德昭对中国的科举制度很有兴趣,他称中国是个“考试帝国”。他把秀才、举人、进士比喻为欧洲的学士、硕士、博士。

他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所有中国人都熟知的“金玉良言”。

然而,曾德昭对中国人“获得一个简单的学位,能够得到很多的财富”,怎么想都觉得“难以理解”。

他“少见多怪”地说:“这些人一旦获得学位,就变得伟大、尊贵、极受崇敬; 同时我不知道他们怎么会突然富有起来。从此后,他们不再步行,而是骑马或是乘轿。而且不仅获得学位者,连他们的全家都改变地位,于是开始想购买邻居的屋舍,为自己建造府宅。认识他们的人都感惊异;因为他们许多人离开乡间时,因要走很长的路,便背着他们要在城里穿的衣服,有时手上沾着近来修补破茅屋的泥土;这类游子,我曾经在南京看见过。”

对科举考场,曾德昭有一些细致入微的描述。“考试期间,每个号舍派有一名士兵,坐在小桌子下面监视考生并为之服务,据说他们口中衔一块木头以避免出声影响考生。”

考生答题,书写必须工整规范,“即使是一丁点儿差错即可将学生除名”。他举例说,有个姓马的考生,把“馬”字下面四点写成了一横,尽管他的文章写得好,考官还是将他除名,理由是:“无四条腿,马焉能行走?”

“南京教案”中被驱逐

曾德昭在中国的传教活动可以说是大起大落,顺利时被奉为座上宾,落魄时沦为阶下囚,差一点在南京丢掉性命。

1616年,南京发生史上著名的“南京教案”。曾德昭在这次教案中被逮捕下狱。狱中待遇极差,他大病一场,连续九个月,几次濒于死亡。

因为身体极度虚弱,曾德昭幸运逃过了杖刑。第二年春天,他被装入囚笼,颈系铁链,头发长垂,路上颠簸一个月,从南京押往广东再驱逐至澳门。

两年以后,教案事件平息,曾德昭又进入内地继续传教。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