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内容

教育部:“毒跑道”事件事属监管不力 将严查责任人

2019-06-06 12:52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

原标题:教育部:“毒跑道”事件事属监管不力 将严查责任人

 导读:11月26日,针对多地出现的“毒”跑道伤害学生健康的事件,教育部回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对媒体和群众反映的有毒的塑胶跑道进行调查核实,经过核实后会公布结果。  

  国内一所学校修建的塑胶跑道。央广网 图

  国内一所学校修建的塑胶跑道。央广网 图

据新华网报道,针对近日在苏州、无锡、深圳等地出现的“毒”跑道伤害学生健康的事件,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26日表示,教育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对媒体和群众反映的有毒的塑胶跑道进行调查核实,经过核实后会公布结果。

据了解,教育部对塑胶跑到建设有明确要求,2005年与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研制了中小学场地的标准(GB19851),对运动场地铺设的面层技术都有要求,这个标准一些地方没有完全执行,随着情况的变化,教育部正在修订完善这个国标。

王定华说,发生这类事件,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监管不力。目前,对有质疑的体育场地立即停用,并通过专业机构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对正在和即将建设的体育场地,及时提请有关教育部门和学校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建设,主动配合有关监管部门。

未来,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体育场地建设中因徇私舞弊等行为造成不合格的情况,教育部将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责任人要严肃处理,绝不手软,并通过多种手段加大监管,确保学生的健康安全。

事件回顾:

多地校园塑胶跑道被疑“有毒”

据报道,2015年秋季开学后不久,苏州、深圳、南京等地的多名小学生陆续出现了流鼻血、头晕、起红疹等症状,而家长们纷纷将矛头指向了学校的塑胶跑道。惊慌的家长将怀疑目标锁定在学校翻新或新建的塑胶跑道上,认为其中添加的毒性物质挥发进空气里,伤害了孩子。苏州的学生家长李女士表示:“从开学两三天之后,病症是比较集中的爆发的。包括流鼻血、过敏、嗓子不舒服、头晕,这些症状的孩子应该是有几十号人的。”

今年秋季开学后,深圳市南山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遭遇了一场“毒跑道”危机。多位低年级家长告诉记者,他们和邻居的孩子陆续出现流鼻血、肚子痛、呕吐、咳嗽症状。有家长自发统计,一年级某班一半的学生都出现过流鼻血情况,“有些是以前从来都没流过的”。

11月初,深圳的南山附小和福田区美莲小学,塑胶跑道样品均被检出甲苯、二甲苯含量超标。其中,南山附小位于阴面的跑道样品的检出值超出国标限值5倍,美莲小学跑道检测样品超标20倍。

塑胶跑道风险成分示意剖面图。 澎湃新闻记者 制图

塑胶跑道风险成分示意剖面图。 澎湃新闻记者 制图

塑胶跑道可能包含哪些有毒物质?

目前,国内的塑胶跑道一般为聚氨酯材料,再辅以颜料、助剂等。质量合格的聚氨酯,一般不会挥发有害物质。

聚氨酯是用“聚醚多元醇”和“二异氰酸酯”这两种单体聚合起来的链状分子。就像铁链由小铁环连接而成,聚氨酯就相当于长铁链,这两种单体相当于一个一个独立的铁环。如果这两种单体完全聚合,那么聚氨酯本身并没有危害。

关键是劣质的聚氨酯内会残留较多这两种没有聚合完全的单体,而对人体有害的来源之一就是这两种单体。下面我们分别了解一下这两种单体对人体的危害。

残留杂质之一:聚醚多元醇

实际上,“聚醚多元醇”本身并没有什么危害,但是在其生成过程中会有一些杂质混入,比如我们熟知的甲醛等醛类物质,这些物质的挥发和粘附,能够刺激我们的呼吸道和皮肤,产生种种不适的感觉。

残留杂质之一:二异氰酸酯,本身有害

“二异氰酸酯”可以说是剧毒类的物质了,它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

它的蒸气被吸入后,会引起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和肺水肿;与皮肤接触后,可引起皮炎,与眼睛接触可引起严重刺激作用,如果不加以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损伤。

特别是对二异氰酸酯过敏的人,在接触后,会出现气喘、呼吸困难和咳嗽等症状。严重的话可引发眼红肿和化学性灼伤,也能破坏鼻粘膜、上呼吸道粘膜,甚至有可能导致化学损伤。

研究表明,二异氰酸酯对人体的造血功能有伤害,部分二异氰酸酯从业人员的血小板会减少。

如何降低塑胶跑道的危害?

降低塑胶跑道的危害,要从两种主要的有毒物质下手。

第一,减少聚醚多元醇中的醛类等有毒杂质,这样最终制备的聚氨酯中的有毒物质也会减少。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