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内容

不必谈“综合评价录取”而色变(2)

2019-03-07 18:30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阿狸

不必谈“综合评价录取”而色变

树木不易,树人其难

相比自主招生面试而言,综合评价有两点最重要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对于考官来说,掌握了更多关于考生在高中阶段成长情况的信息,也就是每一个考生进场后,我们都会得到一份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纪实报告。

第二个变化就是考官对考生是三对一而非一对一,实际上是将原来流水线式的科学素养、学校特色(比如经管潜质)、综合能力混合在一起来统筹考虑了。

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固然仍然要在进门之前随机抽中一道题目来回答,但考官们主要追问的已经未必是题目本身的后续延展了。他们的兴趣更多地放在对被面试者综合素质纪实报告的阅读和研究上。考生在准备题目的过程中,考官也在阅读报告,并试图从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试图回溯和勾勒出面前这个学生过去三年的成长路径和各方面能力值的雷达图。

有的学生就没有想明白综合评价面试的关键,其实不在于题目而在于纪实报告,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回答题目上,而往往题目回答得又没有什么新意,却又挤占了后面非常宝贵而有限的时间,以至于对纪实报告的挖掘也很难有什么收获,于是给考官的印象也就是平淡无奇。

那么,那一份报告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地方吗?

除了那些基本信息之外,首先值得重视的就是考生的职业认知或专业认知。我每年给大一新生讲类似的入学教育讲座或给高年级的学生谈职业生涯时,我的逻辑始终是倒叙的,你要先问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再问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再问这样的生活到何处去寻(行业),再问这个去处(行业)的门槛是什么,再问我要达到这个门槛需要满足什么条件、补充什么短板(专业)。

看上去这是个逆反的顺序,实际上这种递归反而能够解决很多困扰。可惜的是,很多考生在“最感兴趣的职业、行业、专业”这一栏的三个自填项目中的内容,写得很随意,实际上缺乏研究和了解,根本没想清楚。或者是用一套通用的模式来应对专业特色非常明显的学校的面试,那么在回答后续追问的过程中,就不免磕磕绊绊,顾左右而言他。

很多人的专业认知还比较幼稚,这当然可以理解,但如果你能有所研究,其实很容易在众多人之中脱颖而出。比如有学生讲自己想选择数学专业,目的是将来设计数学题目,再去高中指导学生做题目,Ta从设计题目和讲解题目中找到了兴趣。可不可以呢?当然也不能说不可以。但是孩子啊,有机会的话还是要跳出来看一看,不要让高中的题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学数学专业未必就只能去当数学老师,这个完全不搭界。

第二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500个字的自我介绍。这是考生自己的陈述,当然也不排除有家长或高人捉刀指点的。很多人把此处当做秀文采的舞台,也有人把这里搞成流水账的叙事,都不太好。应该把自己最突出、最个性化、最不能为后面某些量化指标所体现的部分,在这里充分展现出来。

第三个地方是品德修养和公民素养。我不太清楚这里是个人填写还是高中学校填写,只知道很多人这里都没有用足,明明是有一些社团活动的,在问答阶段说出来了,结果这里是完全的空白。这种疏忽着实不应该。

第四个关注点是修习课程和学业成绩。此处最能反映出学校之间的差异。那些知名学校(第一、第二梯队)的学生,会在这个部分的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中填写的毫无空隙:史记精读、化学与人类、汉乐府中的女性形象分析、生活中的电磁辐射研究、XX区的地名和路名研究、存款方式与收益研究等等。要知道现在很多大学都在拼命动员老师多开出一些有趣的课程出来,高中能做到这样是很不错了。当然,也有一些高中开的这种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就寥寥无几,仅有的几个,一看名字也知道是补课,比如XX习题精讲、XX解题技巧之类。

第五个关注的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专题报告。它实际上跟前面的研究型课程是紧密相关的,那个比较丰富,这里也不会太干瘪。反之亦然。有一些则明显是为应付这么一个空白处而搞的所谓“研究性学习”,比如有随意找班级上十几个学生发个问卷星,做一个所谓的问卷调查来了解他们对课程学习难度的意见,这也成了一个创新研究报告。真正像我在去年的专栏文章中提到的“端咖啡走路怎样才能不洒”、“哪种玉米炸出来的爆米花最饱满”之类的有趣研究型课题,实在是只有在少数学校才找得出来。

第六个是学校特色指标。很多学校在这里基本不填,那几个好学校把这一部分也填满了,这可能是一个学校几十年压箱底的一些特色,都放在这里了。

最后想说,自主招生面试由于看不到考生的任何其他成长信息,只能是集中精力来回问答。综合评价的面试,则让人感到学校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和潜在影响作用巨大,学校教育理念的差异直接呈现于学生的临场表现和个人气质上。一个孩子的成长,背后倾注了无数人的付出和努力,树木不易,树人其难。

无可奈何“拼学校”

上述对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的一些观感和体验,也先后跟一些同事、学生和朋友沟通过。他们在大多表示同意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值得讨论的地方。

有学生提出,高中生乱看书并不是一件好事,如果没有合适的指引的话,高中时的心理状态很容易让学生们去看那种自带炫技感和作为谈资的作品。但问题是,高中生是否足以跨越这种阅读的基本门槛?

我的解释是,我列举的只是我在面试中遇到的实例,有些书我也并不推荐,但是否能够驾驭得了,还是因人而异的。比如面试中我遇到两个谈到尼采的,那个女生就明显讲得清晰一些,而另一个学生的表现就非常阴郁了。我只能如实记录下来。我也很盼着听到一些社科类的阅读经历,但基本没有。

当然,平心而论,一个高中生特别是高三的学生,还能学有余力,因兴趣而读书,这对于某些省份的考生来说,可能是难以想象的奢侈。读书虽好,“却不能贪杯”。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每天刷完各地模拟题后,还有精力读上一会书的人,恐怕已经去了清北。所以那个说出高中没有时间读课外书的同学,也许承受着所有人中最大的压力,是每天起最早、睡最晚、最努力的一个。但是我们也应该正视的是,对于大部分考生而言,综合评价招生也好、自主招生也好,都并不是对高考这条轨道的颠覆和取代,而是试图在另一条轨道上有所发现、有所补益。

只不过,这个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城乡之间在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失衡、以及优秀高中与普通高中之间的巨大差异,着实让人震惊

我经常举自己的一个例子,我1998年中考的时候,语文作文的主题是“畅想未来的机器人时代”。中考是省域范围内统一命题的,这个题目,沈阳、大连这样的大城市的孩子们,写得最好。我这种县城的孩子,幸赖平时爱看书,也忽悠得过去。但那一年农村的孩子,就丢分很多。

那是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没有搜索引擎,一个键盘敲下去,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所以农村的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机器人为何物。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