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 > 百科 > 内容

广西南宁建设文明城市纪实(2)

2019-06-24 10:45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默克

不仅是成熟社区,一些新建社区的文化活动也有滋有味。保利·凤翔花园小区成立了“交响乐团”“中老年合唱团”等业主文化团体。小区居民黎霞腿部受伤后行动不便,物业人员天天登门服务,先后共有80多人次的物业人员背着她上下楼。后来,业主们据此编排了话剧“雷锋班的故事”,在小区中秋节晚会上演出。

在南宁,各中小学校也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源头。记者在滨湖路小学看到,几十个学生正在音乐室进行口琴训练;在教室外的小舞台上,一些学生正穿着汉服吟诵《弟子规》。滨湖路小学校长王瑾介绍,目前学校已有合唱团、乐器团、童谣经典诵读班等多个艺术团,“我们要通过文明活动培育文明的种子”。

“敢做善成”的榜样力量激励人们直面困难、共克时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争当先进、争创一流

如果说“能帮就帮”的城市精神引导人们凝聚力量、关爱互助、和谐相处,那么,南宁市今年刚刚发掘出的“敢做善成”的城市精神则激发出广大干部群众与时俱进、奋力拼搏、创先争优的敢为天下先的斗志。

军转干部朱传波转业15年,3次临危受命,每次都让处于困境中的企业扭亏为盈、走上良性发展道路。为这一切,他以个人房产为抵押,向自己的叔叔借来380万元,而在企业扭亏为盈后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还钱,而是给职工兑现拖欠了数月的工资;他因工作劳累患上严重肾病,每天背着一条导管和一袋透析用的液体,坚持开会、布置工作和外出检查;他拒绝了200万元的高薪聘请,因为在他看来,“赚钱不是最重要的,我想让职工过上好日子”。

“在南宁,有一批像朱传波这样的先进人物,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热爱这片乡土、热爱这里的人民、热爱自己的岗位,兢兢业业、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又善于成事。”南宁市委组织部长雷应敏说,这种与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敢做善成”的品质,正成为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使得南宁的城市精神得到丰富和升华。

李冬兰是邕宁区蒲庙镇一个平凡的农妇,从1985年开始自主创业,先后引进蝎子、美洲牛蛙、美国鹧鸪、法国朗德鹅等珍稀动物养殖,都以失败告终。但她没有放弃,仔细分析市场,刻苦钻研养殖技术,终于通过养殖野猪获得成功。

先富之后,李冬兰没有忘记乡亲,成立了野猪养殖协会带领大伙儿致富,并无偿向困难群众提供养殖技术、送仔猪、建猪舍等。有人对李冬兰说:“你要是不把这么多精力放在协会上,早赚够钱不用干活了。”而李冬兰却觉得“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现在,协会年野猪销量近万头,成员户均收入2.7万元。

少点儿强制多一些疏导,少点儿对立多一些沟通,南宁倾力化解城管困局

“在这个地段租这么大的一间铺面,每个月要上千元,但创业街的铺面租金只有400元,而且还有不少其他优惠政策。”一个月前,桂林女子李敏还在青秀区星湖路北一里的人行道上摆摊卖日用杂货,时刻警惕着城管的出现;如今,同一个地方,李敏已经坐在一个空间不大但装修还算精美的茗茶店铺里招呼客人,“不再遭受风吹雨淋,也不再担心城管来查”,让李敏创业梦想成真的是南宁市今年启动的“创业街”项目建设。

因流动摊点无序摆设引发的卫生、交通等问题一直是困扰很多城市的顽疾,经过几年的实践,南宁城市管理者们开始转变思路,变单纯的“堵”为“疏”“堵”结合,开创性地启动了“创业街”项目,在每个城区建设1 2条创业街。南宁市城市管理局局长杨玉山说,创业街统一搭建活动板房设立固定商铺,优先出租给困难群体,并推出租金优惠、免费注册、创业指导等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城市管理难题,也为困难群体提供了低成本的创业之路。

现代化智能技术的应用是城市文明管理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南宁市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的科技化、智能化水平,让城市更加畅通便捷、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好的城市公共服务。

如果在南宁的大街上迷路或发生意外事故,只需看一下路旁电线杆背后的编码,拨打数字城管电话,就会知道自己所在的具体位置。在数字城管系统中,南宁市主城区被划分为几千个万米单元网格,分别由近百名监督员巡查。责任格中的每个部件,大到一个停车场,小到一棵树、一个果皮箱,都有自己的“数字身份证”,只要在数据库中输入任意部件的“身份证号”,就能轻松找到这个部件的名称、现状、归属部门和准确位置等信息。后台指挥中心的值班人员则负责监督、指挥、分派任务等工作。1小时更换井盖、50分钟维修被损坏的广场座椅、15分钟内赶到流动摊点摆卖处进行处理 “数字城管”运行后,过去一些市政管理中“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轻而易举就做到了。

“如果发生火灾、车祸等突发事件,市民只需拨打110、119、120、122中任意一个号码,我们就会向有关部门值班人员下达指令,他们迅速通知具体负责人员赶赴现场处置。”在南宁市应急联动中心,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工作人员在同一个大厅内值班,一位接线员说,有了应急联动系统,从接警到指派任务只需1-2分钟。

朝看白鹭,夜闻蛙鸣,从“中国绿城”到“联合国人居奖”,再到倾力建设“中国水城”,不断优化的环境让市民悠闲栖居

行走在南宁大街小巷,满眼绿色、四季花香是最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致。地处闹市的南湖,白鹭低飞,蛙声咕咕,吸引不少市民在此散步健身。

享有“中国绿城”美誉的南宁每年都要种植200万棵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远远高于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可谓“半城绿树半城楼”。绿色带来了优质的空气环境,去年南宁365天有362天是优良空气,也带来了“国家园林城市”“首届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等诸多荣誉。

凡是到过南宁的人无不惊叹于它的干净整洁,这得益于南宁市对环卫工作的高度重视。从2006年开始实施至今的“城乡清洁工程”,形成了整治城乡环境的长效机制,环卫人力、设备等投入空前增强。每年10月26日是广西环卫工人节,南宁市主要领导都会宴请环卫工人代表,与他们座谈、发放慰问金。为解决环卫工人住房困难,南宁市在今年6月启动了环卫职工廉租住房项目建设。

在环境日渐干净整洁的同时,市民的环保意识也日益提高。青秀区委书记赵禹鹏说:“每逢节假日大街小巷挂满了灯笼,但丢失的和破损的少之又少;城区举办灯展,10万人看花灯,却少有人乱扔垃圾;南宁人爱吃甘蔗,但在街上很少见到丢弃的甘蔗渣。”

近年来,南宁市在深化“中国绿城”建设的同时,又着力做好“水文章”。南宁拥有贯穿全城的邕江,还有大小河流230多条,市区内分布着18条内河和10多个湖泊,但内涝与污染也是长久困扰南宁的难题。如何变“死水”为“活水”,变“水患”为“水福”,成为考验当地党委、政府的一道严峻课题。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