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 > 百科 > 内容

澄迈父子携手创建年产值达5000万元万昌苦丁茶场

2019-06-04 05:21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默克

澄迈父子携手创建年产值达5000万元万昌苦丁茶场

1月24日,澄迈万昌苦丁茶场郑成锦(右)郑川(中)父子,在茶园里与采茶工人交流茶业质量。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通讯员 王家专 摄

  创业故事

  -海南日报记者刘梦晓

  茶,是一片树叶的成长故事,也是澄迈县美亭乡万昌苦丁茶场、海南椰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椰仙公司”)创始人郑成锦和椰仙公司董事长郑川父子两代人的创业故事。

  1月24日,明媚的阳光照耀在万昌茶场一颗颗长势喜人的茶树上,茶园里茶味清香。郑川和老父郑成锦来到茶园,捻着即将出产的新茶,回忆起创业的艰辛岁月。

  开荒创业

  “老革命”垦出一片新天地

  郑成锦是美亭乡万昌村人,是浴经琼崖革命炮火洗礼而生存下来的“老革命”。海南岛解放后,郑成锦先后赴万宁、陵水、乐东、五指山等地任职,负责当地的农业、水利等工作。

  1993年,郑成锦退休了,不甘于生活空虚的他准备创业。

  长期和土地打交道的郑成锦具备一定的农业知识,也尝试过种植咖啡、槟榔等作物,但收获不理想。幸运的是,1994年,郑成锦在当时海南大学农学院教授刘国民的帮助下,找到了种植海南苦丁茶的路子。在那苦丁茶比黄金还贵的年代,郑成锦创办了万昌苦丁茶场。

  “父亲一直在外地工作,到创业的时候,就想要为家乡做点事情。”郑川说,万昌村就成了父亲创业的首选地。

  苦丁茶苦,郑成锦创业吃过的苦却比这茶还要苦上许多。郑成锦和妻子肖玉芳组织人力,怀着一股愚公移山的斗志,在万昌村的荒山上搭起一座简易茅草棚,几十人奋战在山坡上,吃住在草棚里。经过几个月的奋斗,先在杂草丛生、顽石满坡的处女地上开出一条路,接着又平整了千亩土地,使荒山变成了茶园。餐风饮露,茶苗长势极好。

  1995年,茶场收获了。所产的“椰仙”牌苦丁茶被投放到市场,因其回味甘甜,清热解毒等功效较好,大受市场青睐。郑成锦赚到了第一桶金。钱到手后,郑成锦就立即用于修路,改善了万昌村民的出行条件。

  此后,郑成锦负责茶园管理,肖玉芳则负责开拓市场,与本地旅游企业签约代卖茶叶,在各地寻找经销商,将茶叶卖至全国各地,还出口至新加坡、日本、欧美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

  子承父业

  做好品牌助乡亲致富

  1999年,椰仙公司的发展如火如荼。眼见父母管理起来力不从心,郑川从中山大学辞职回乡接管父母的事业。

  如果说父母一辈是与“天”斗、与“地”斗,那么郑川就是与“人”斗。“因为利润高,假冒伪劣的苦丁茶越来越多。”郑川说,当时市场上的苦丁茶品质良莠不齐,许多不良商家以次充好,冒充海南苦丁茶,尽管当时相关部门屡次打假也屡禁不止。

  更为致命的一击是在2010年。由于苦丁茶被相关部门列为仅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椰仙”牌苦丁茶受到重创,苦心积攒下的经销商一夜之间全部解散,市场萎缩大半。

  为了给茶叶挣个“真相”,郑川联合专家准备材料,多方走访,耗费了3年光阴,才争取回“苦丁茶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的结果,让“椰仙”苦丁茶重新摆回食品贩售架。

  多年来,“椰仙”苦丁茶获得澄迈县国家地理标志品牌认证,椰仙公司也先后被评为海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海南标志性品牌企业行业10强等。

  如今的万昌茶场已建成集优良茶种选育推广、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品饮、品牌营销、茶文化传播、茶园观光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农业示范园,日加工茶叶最多能达到两吨,产品远销全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欧美、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年产值5000多万元。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万昌村过去是典型的贫困村,有将近70%的农户每年收入都在5000元以下,有40%的男人找不到媳妇。现在在万昌茶场的带动下,万昌村面貌已彻底改变,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楼房,大部分家庭年收入都在6万元以上。

  “这也算完成了父亲报效家乡的心愿。”郑川说。

  (本报金江1月25日电)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